流行病學研究表明,偏頭痛和癲癇共病很常見,盡管大多數時候它們是不同的。二者都是電跨膜梯度在病理生理學和臨床表現中起重要作用的疾病。因此,離子通道和神經遞質受體基因的不同突變可以產生重疊的癲癇和偏頭痛綜合征。這在家族性偏癱性偏頭痛中尤為明顯。一項美國研究報道,偏頭痛的發病率約為每年1%,1年患病率為11.7-13.2%。偏頭痛通常分為慢性偏頭痛和發作性偏頭痛,慢性偏頭痛每月的頭痛天數>15天,發作性偏頭痛>每月的頭痛天數 。
偏頭痛主要是以發作性單側或雙側頭痛為特征的疾病,病因及發病機制研究尚不明確。偏頭痛具有陣發性,可反復發生,自發緩解,間歇期正常,與癲癇有許多相似之處,都可有視覺病變,伴有惡心、嘔吐。而且,據統計,2%~3%的偏頭痛治療患者有癲癇以及家庭史,6%~8%的偏頭痛對于患者有癲癇疾病發作。
然而,它們在病理生理和發病機制上有很大的不同,需要加以區分。差異化的要點如下:
1、癲癇患者一般無偏頭痛以及家族史。
頭痛性癲癇多急性突發,與顳部和額部常見,常為雙側性。偏頭痛發生變化相對比較緩慢,多有觸發因素,其病情是從輕到重逐漸成為發展的,持續工作時間進行長達數小時到1天。
3.腦電圖中的癲癇多為陣發性癲癇放電波,如棘波和棘慢復合波。而偏頭痛患者腦電圖多無明顯異常。
4.實驗性治療:有些兒童確實難以辨認,可以用抗偏頭痛藥物治療。止痛藥物治療無效果的就要行24小時視頻進行腦電圖檢查,以便進一步提高確診。
癲癇病人需要經過正規、系統的藥物治療而不再發作,一般可以減藥,直至停藥。于停藥后3年內沒有發作的,即認為可以治好。大多數人在治療后沒有癲癇發作,但不是每個人都有。根據研究,15% 的臨床治好患者在10年內復發。因此,治好的病人不可避免盲目樂觀,要警惕自己以后我們還有發作的可能。最重要的是注意保養,防止任何誘發因素,如戒煙戒酒,防止興奮或憤怒、過度疲勞。另外,盡量不要少看新聞電視, 少玩游戲機,少使用以及電腦、手機,不下棋、不打麻將等。
雖然癲癇很難治療,但也不是不治之癥。大量研究資料分析表明,只要治療可以及時,方法得當,80%左右的病人能夠通過得到一個完全控制,因此,癲癇并非不治之癥。望廣大患者提高信心,積極治療!
【申明:文章由第三方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的觀點,與本網站無關。本網站對文章的原創性,內容的真實性,不做任何保證和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因作品內容、知識產權和其他問題需與本網聯系,請發郵件至tousu@soujibing.com,我們將會按時收集意見并促進解決?!?